2024年,我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关心指导下,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相关工作要求,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工作部署,切实履行人社职责,稳步推进我市人社领域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党的领导,全面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把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列入学习计划,组织学习8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等。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局党组会学习第一议题70项。举办2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举办1期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班、2期法治专题讲座,推动人社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践行。二是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人社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全过程、各方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青年政治理论学习活动、人社系统行政执法队伍全员轮训、技能练兵比武活动、执法人员业务知识和执法技能考试、宪法宣誓,举办9期“三融合”讲学堂、230余期党员“E起学习”、118期“E起学法”活动等,在工作人员中普遍开展法规教育,不断提升人社干部职工法治素养。
(二)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我局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发挥局党组在推进我市人社系统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法治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制定《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明确23项具体职责。推动将“建立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新模式”列入东莞法治建设十件实事项目,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在2024年省政府对地市2023年度就业目标责任制、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省级统筹5项考核全部获得A等次。
二、坚持以人为本,打造高效便民的人社服务样板间
(一)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以“标准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为试点方向,开展人社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专项试点工作,成为省内首个实现省人社系统与市一体化平台无缝对接的地市,81项社保事项实现数据即录即达,材料即查即验,大幅提升社保业务经办效率;全省试点高效办成“退休一件事”,打造“一号预约、一窗受理、一表申请、一站服务、一体反馈”服务模式,构建事前沟通提醒、事中全程协助、事后服务关怀的“退休一件事”全链条服务模式;全面推动以“智能客服”“智能推送”“智能审核”“智能监管”为主体架构的东莞社保智能经办服务体系建设,打造经办审核、服务、监管新形态。
(二)纵深推进社保精致服务。开展社保经办服务“社银合作”一体化网点建设,建成提供社保业务导办、窗口办、网办、自助办的银行综合服务网点99个和自助服务网点406个,实现全市所有镇街(园区)全覆盖;全面实施“社保经办服务镇村通”工程,推动近40项社保服务事项下沉到32个镇街的610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受理;建立与港澳的跨境合作机制,优化部署社保跨境服务网点,在港澳共设置27个合作网点、我市设置湾区社保通专窗覆盖六大片区,实现社保业务办理“零出关”。
三、坚持科学决策,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严管规范性文件出台。2024年,按规定出台《东莞市职业技能竞赛办赛补助资金使用实施细则》《东莞市技能领军人才奖补申领细则(暂行)》《东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设立管理实施细则(暂行)》《东莞市职业能力建设专家库管理办法》《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鼓励用人单位聘用台湾青年补助办法》《关于调整我市户籍人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有关事项的通知》等7份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率、报备率、报备及时率、规范率均达100%。
(二)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按规定制定并公布2024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对纳入目录的《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出台。
(三)突出宣传解读人社领域重要惠民惠企政策。在完成政策解读“规定动作”的基础上,设计《东莞向未来人力强效能》宣传折页,拍摄《在东莞找靓工,“就莞用”来帮你》《企业招工难?“就莞用”精准服务来帮忙!》《随时随地技能培训,上“就莞用”找学习“好搭子”》等3条原创短视频,策划“粤特技·广东省特级技师人物故事”专题等,为群众提供接地气的人社政策解读。
四、坚持两手抓,建立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新模式
以“建立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新模式”列入东莞法治建设十件实事项目为契机,坚持“化解+治理”两手一起抓,进一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建立健全源头防范体系。依托“就莞用”一体化平台,我市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信息系统,精准捕捉劳动纠纷线索“弱信号”,落实“日巡查、周排查、月研判”制度。
(二)加强人社执法检查。深入开展“莞薪无忧”专项行动、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整治、“安薪行动”,对线索量大的用人单位加大执法力度。建立无牌无证、有牌无证机构发现、打击、清理闭环机制,常态化清理无牌无证机构,严肃查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违法违规行为。
(三)做强做实基层调解工作。充分运用我市构建的“3+3+6”劳动争议调解网络,引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通过协商调解化解争议。举办2024年村(社区)劳动调解员培训班,对全市1010名劳动调解员进行培训。
(四)抓常态化普法宣传。开展劳动法律法规宣传活动962场,“观摩庭”活动331场,张贴“就莞用”维权二维码宣传画报约120万张,发布27期劳务派遣等知识宣传日历海报和16期“筑劳知识”专栏,通过官方微信发布《劳务派遣规范经营二十条》《关于禁止使用童工及合法使用未成年工告知书》《劳务派遣单位“六不得、三严禁”》等,打造东莞人社普法宣传阵地,引导企业守法经营,规范用工。
五、坚持内外监督合力,推动人社依法行政走深走实
(一)常态化开展内部监督。实施行政处罚案件法制审核“全覆盖”,开展行政执法案卷“小切口”评查,针对法制审核、案卷评查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业务指导,督促执法人员规范执法,执法案卷质量显著提升。健全审计整改制度,建立整改工作台账,强化督促通报,充分运用审计成果提升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推动审计整改见实效、见长效。
(二)自觉接受外部监督。妥善处理行政复议案件742宗、行政诉讼案件1885宗,全面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规定;坚决支持、尊重并执行复议机关、人民法院生效决定、判决、裁定、调解书,认真研究并反馈复议意见、司法建议和检察建议;严格落实败诉案件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年度报告制度。自觉接受、配合监察机关开展的监督工作。认真研究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按时按质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共78份。
(三)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依法依规办理回复政府信息公开申请97件,答复率、答复及时率和录入申请公开系统及时率均达100%。行政执法事前事后信息全公开,按规定在广东省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公示行政处罚、行政许可案件情况。
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我局虽然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工作人员法治素养仍需提升。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具备的素质本领。2024年,我局对全市人社系统工作人员,开展了人社系统行政执法队伍全员轮训、法治专题讲座等系列法治教育活动,干部职工法治素养不断提升,然而,将学习成果应用于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源头化解行政争议能力仍需增强。近年来,涉及我局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总量居多。我局通过制定业务办理指引、举办业务培训讲座、案例讨论会等方式,不断加强业务规范、指导和培训,从源头上努力预防化解行政争议,但源头治理行政争议的力度仍需持续加强,一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行政争议案件的归纳分析,另一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持续加强日常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提升业务办理质量和效能,避免不必要争议发生,促进争议有效化解。
(三)政策宣传仍需加强。在政策宣传方面,除了按规定落实政策解读工作外,我局还通过制作宣传折页、拍摄原创视频、策划人物专访等,让人社政策知晓率不断提高,然而政策宣传覆盖面、影响力仍有提升的空间,需要进一步提高利用新媒体开展政策宣传的能力,拓展多元化的宣传渠道和方式,增加群众参与度,以不断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和覆盖面。
七、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5年,我局除落实法治建设各项规定任务外,结合自身职能,计划重点开展如下工作:
(一)不断推进社会保险扩面提质。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持续扩大社保覆盖面。提升社保智能经办服务水平,促进“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扩展智能推送服务场景,提升智能客服大模型的智能化、专业化程度,深化社保经办“镇村通”“跨省通”“湾区通”,建设高水平社保便民服务圈。整合优化高效办成“退休一件事”和社保卡居民服务“一件事”,拓展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场景和功能应用。开展工伤认定专项检查,提高工伤认定准确性,提升工伤康复参与率,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工伤预防培训。健全社保风险防控体系,保障社保基金运行安全。
(二)持续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推进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加强对企业用工指导服务。推进欠薪全链条治理,开展“莞薪无忧”专项行动,强化欠薪源头治理,落实“源头预防、预警发现、联动处置、机制完善”的欠薪全链条治理长效机制。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提升基层执法队伍办案能力。探索劳动争议调解、企业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效衔接,强化劳动关系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