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精神,进一步提升基层劳动纠纷化解效能,2025年7月18日,虎门人社分局开展2025年村(社区)劳动争议调解员培训专项行动,通过“理论+实践”双轨模式为辖区内村(社区)劳动调解员充电蓄能,切实将法律条文转化为基层治理的“金钥匙”。
靶向施训强本领,案例解析释难题
本次培训紧扣村(社区)劳资纠纷高频场景,设置了“劳动合同变更与工伤认定”专题课堂,由分局业务骨干授课,直击调解员日常办案中的“卡脖子”问题,实现教学内容与基层需求的精准对接。
虎门人社分局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条文,在“劳动合同变更”模块系统梳理解析了主体变更、工资变更、工作岗位变更等5类常见变更情形,在“工伤认定”模块细致拆解工伤认定全流程,以“三工原则”(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为核心,通过典型案例进行情景化教学。第一部分理论培训通过法条解读、案例分析与常见问题辨析,帮助调解员建立标准化调解框架,有效提升其对复杂劳动纠纷识别处理的规范指引能力。
以学促干见实效,实战观摩精技能
为推动理论学习向实践能力转化,培训第二部分特别设置“沉浸式观摩庭”环节。虎门仲裁庭选取近期受理的一起真实案件公开审理,邀请村(社区)劳动调解员全程旁听庭审调查、证据质证、辩论陈述等全流程,直观感受司法程序的严谨性与调解工作的灵活性。庭审中,仲裁员灵活运用调解技巧,一方面引导企业说明经营困难现状,争取员工理解;另一方面安抚劳动者情绪,明确法律底线,以“共情式调解”推动双方从对立走向对话。这种“庭审即课堂、庭审即示范”的模式,让调解员直观体会到“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调解精髓。
下来,虎门人社分局将持续深化“理论+实践”双轮驱动,推动调解员将所学转化为实战能力,以调解队伍专业化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调解员化解劳资矛盾的“前哨尖兵”作用,推动更多劳资纠纷解决在第一线,为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贡献基层力量。